来源:南京物流货运服务公司发布时间:2020-07-11 10:42:00
在一二线城市,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稀缺,背后的变化是城市生活的加速。一方面,一个人的时间是零碎的,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能够过上快捷的生活(不仅仅是购物)。其实,对于这件事的交付,更需要的是“准确”而不是快速。由于时间的稀缺,人们不会留出时间来快递。相反,我在家里做别的事情,我去拿快递。这是社会生活节奏带来的变化。
1、 分钟分配的背后:消费文化的变迁
在一二线城市,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稀缺,背后的变化是城市生活的加速。一方面,一个人的时间是零碎的,另一方面,人们也希望能够过上快捷的生活(不仅仅是购物)。其实,对于这件事的交付,更需要的是“准确”而不是快速。由于时间的稀缺,人们不会留出时间来快递。相反,我在家里做别的事情,我去拿快递。这是社会生活节奏带来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关注那些需要分秒必争的产品的变化?
你为什么要和菜鸟合作?如果有经验的人会知道家里没有奶粉或者尿布都用光了,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而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可替代的意义是,一个成年人可以忍受在家喝啤酒,在家喝可乐后喝开水。但奶粉一般是特定品牌,不能随意更换,尿布也是分等级急需,不能更换。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电子商务的24小时配送根本无法满足。
而且,随着二孩政策的出台,以及人们对培育下一代的投入的增加,这些眼前的需求让人们愿意付出代价,去追求更好、更及时的服务。总之,这些都是现实的需要,但是过去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现在,有很多人愿意用换取时间。
更重要的是,随着新零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商店开始选择围绕新鲜食品的主要品类,包括新鲜蔬菜、水果、淡水产品和海鲜。在这方面,典型的就是赫马生鲜食品。
虽然它也提供速食服务,但和马鲜生仍然提供半小时服务。为什么?因为如果你真的想吃新鲜食物,30分钟是关键。
正如一些消费者所说,如果下订单需要半天时间,那和我去传统超市买冷冻海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仅要吃上好的食材,还要“新鲜”?由于消费升级,人们现在有条件、有理由追求更好的消费和生活,也能承受得起相关的考虑。
因此,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实时需求的井喷,以及生鲜食品的普及,都使得分班配送。
2、 新零售物流的核心:贴近消费者
从前台仓库发货,从商店发货。这两者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他们都在努力接近消费者。新零售的核心驱动力是围绕消费者需求重建整个供应链。
从这个角度看,新零售时代的物流需求也是分散的,但这里的“中心”是指围绕旧的传统物流链而建立的中心,即中央仓库或BD仓库的模式。在新的零售时代,物流资源必须围绕消费者所在地进行配置。
因此,前端仓库的广泛应用应运而生。前端仓库的本质是围绕消费者的集中度来分配存储资源。“正面”的含义必须包括准确性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其实还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这也是符合新零售的。
通过对大数据需求的预测,可以将热门商品提前入库。当用户下单时,我们可以解决用户体验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思路,可以灵活的改变为前端仓库的形式。它可以是独立的仓库或商店。
新秀系统的另一条信息将被发送给实时物流配送方——dianwoda,后者将指派近的车手在店内提货并完成配送。
与快递、仓储配送等电子商务物流不同,“线上订购、线下配送”的模式灵活方便。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保证快速送货,也可以预约在特定时间送货。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库存可以用来做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
当然,智能物流的广泛应用是实现仓储作业过程大数据预测或优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双11”的挑战是短时间内包裹数量大幅增加。在这个时候,拥有长期后备新人的黑色科技发挥了作用。
从仓库的角度来看,高科技智能仓库和超级机器人的运用成为的亮点。
前几年,“双11”仓库还是人山人海的战术。在一个传统的手工仓库里,有4500多名员工。一个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工作的工人基本上要走80000步,也就是40公里。
随着超级机器人、自动装配线和机械臂的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人机结合状态下的误差率。如今的智能垃圾箱,全靠数据来识别,准确率基本上是。同时,工人也不必在仓库里到处奔波。80000步减为10000步。
3、 共享和协作应对碎片化需求
更贴近消费者,让商品快速找到人,首先还是要靠对消费者需求来源的准确预测。但这件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在成为一件“防御性”的事情。
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移动电子商务消费模式的普及,消费者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他们随时在线,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发送自己的需求指令。然而,这也意味着,从社会角度看,各种需求将处于同步无序状态。现代物流的本质是尽可能有效地化无序为有序,实现高精度匹配。
这是物流业对零售业的反应。上述奶粉和尿布的例子应该是反向刺激需求的例子。
此时,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不是单维度地扩大运量,而是拥有更加多元化的配送能力。就像和马鲜生的超市只有几千平方米一样,它可以覆盖过去万平方米超市无法覆盖的顾客。物流企业不一定是臃肿的巨人,但必须像孙悟空一样有72个变化,能够应对不同场景和类别的碎片化需求。
一个企业怎么能做这么多事情?答案是,物流企业应该打破企业的藩篱,不再从封闭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而应该更多地进行资源共享和相互合作。
众包物流更多的是对闲置运力的再分配,其业务逻辑和应用场景依然简单。这里所说的协同作战,更像是一场大战役,需要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合适的例子是双十一。
这种协调是基于全球视角的角色和任务的再分配,而不是简单的众包物流。相应地,当一个企业明确了它在协作操作中的任务时,它不需要变得非常大。它甚至会变得越来越轻,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
以货运行业为例。无论是干线运输还是城市配送行业,交通工具的核心资源车主要掌握在私人车主手中。事实上,很多有名物流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运力配置和组织公司,并不一定需要自己做重资产。
从新零售带来的变化来看,未来的趋势是小规模、碎片化、快速化。因此,未来物流企业的服务针对性和反应速度的敏捷性将相应地成为竞争力,而不是规模和数量。